16
2024-01
我国建筑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文章来源:圣橡树 浏览次数:681

微信图片_20240116115203.jpg

根据《2020 全球建筑现状报告》,2019年源自建筑运营的二氧化碳排放约达100亿吨,占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8%。加上建筑建造行业的排放,这一比例占到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8%。

根据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发布的住建部重要研究成果《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基础情景下,我国建筑CO2排放总量将在2035年达峰。总量维持在30.08亿吨。

其中,直接碳排放3.84亿吨,间接碳排放27.24亿吨;在总量控制情景下,排放总量在2030年达峰。总量为26.88亿吨,其中直接碳排放3.61亿吨,间接碳排放23.27亿吨。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中国的建筑运行碳排放总额都很巨大,需要引起重视。

建筑使用阶段的排放:

建筑能耗总量的增长、能源结构的调整都会影响与建筑运行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

建筑运行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分为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其中直接碳排放指建筑在运行过程中直接燃烧化石能源所产生的碳排放。

间接碳排放主要包括建筑用电,以及北方城镇消耗的与热电联产热力相关的碳排放。

建筑运行阶段消耗的能源种类主要以电、煤、天然气为主。

其中,城镇住宅和公共建筑两类建筑中70%的能源均为电,以间接二氧化碳排放为主;而在北方城镇采暖和农村住宅分项中,使用燃煤的比例更高,在北方城镇采暖分项中使用燃煤的比例超过了80%,农村住宅中使用燃煤的比例约为60%,这些都会导致大量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

建筑建造过程的排放:

建筑建造阶段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部分建材加工能耗,包括混凝土的加工,以及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加工产生的碳排放;

二是施工人员在场地工作生活产生的碳排放,包括工棚空调、照明等;

三是施工能耗,包括施工设备的使用电耗、油耗等。在建材生产及建筑建造施工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大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 18%。


统一服务热线:
028-88331111
  • 长按关注
    圣橡树公众号